专利常见问题
1.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分为几种?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2.什么样的发明创造可以授予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3.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哪些情况下,不丧失其新颖性?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专利申请 价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shouci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shouci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4.什么样的发明创造可以授予外观设计专利?
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5.专利法中明确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包括那些?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上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另外对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6.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区别是什么?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 周期 公开, 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如果不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7.如何申请专利,以及如何撰写有关文件?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
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以及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等文件,并且应当写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及其所属的类别。
8.专利保护的期限为多长时间?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专利申请,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9.在什么情况下,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
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权的终止,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
10、专利法是否对所有从商人士都重要?
首先,举世公认创意是现今业务成功的关键。所有业务成功的公司均持有大量专利权。例如:在1995年1月至2001年2月期间,专利申请 代理费,微软(Mircosoft)取得约1475项美国专利,丰田则取得820项。缺乏创意的公司瞬间在市场竞争中销声匿迹。假若阁下投资于创新产品,则要尽可能申请专利以保障阁下的发明。
其次,倘若阁下未妥善处理所从事行业的专利问题,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法律责任,涉及的金钱损失可达天文数字。柯达在1990年因制造及销售侵犯宝丽来专利的产品,须向宝丽来赔偿9.25亿美元,另支付法律费用1亿美元。柯达被迫关闭其投资15亿美元的制造厂房,解雇700名员工,以及花费近5亿美元购回其已出售给顾客的16项侵权产品。阁下必须注意,侵犯专利并非仅指制造有专利的产品,出售及使用有专利的产品亦属侵犯专利的行为。
11、 本人只是从事零售业务出售商品,专利与我有关吗?
创意是零售业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全球成功的个人电脑销售商戴尔电脑(Dell Computer)凭借其创新直接销售模式,让客户按本身要求规格订做个人电脑而取得骄人成绩。截止2001年2月,戴尔电脑持有约582项与其业务相关的专利。
国知局:支持律所专利代理放宽专考资格
知产库按:
国知局2017年4月印发《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亮点太多停不下来:
1.支持律师事务所开办专利代理业务;
2.放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3.完善企事业单位专代资格人员执业经历认定的实施机制;
4.探索个人事务所制度试点;
5.探索建立预备执业制度;
6.全行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亿元;
7.推动专利代理人担任律师事务所特别合伙人试点工作;
8.放宽对专利代理机构股东和合伙人的条件限制;
9.建立专利代理质量投诉平台;
10.严厉打击利用非正常申请套取资助的行为;
11.研究建立专利代理人职业能力评价和分级制度;
12.研究制定专利代理互联网服务规范;
13.推动鼓励高等院校开设专利实务课程;
14.推动完成专利代理条例、管理办法、惩戒规则等修订;
15.深化专代行业协会社会化、市场化改革;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